Login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电子烟评测 > 主机杆子评测

主机杆子评测

蒸汽烟在什么软件上买VapeMX 150W双电池盒子评测(以全部补齐)

2021-06-11 主机杆子评测 加入收藏
VapeMX的盒子论坛也先后曝光好多次了,我记得最早曝光是在7月的北京展会上,号称最小的双18650大功率盒子。可是正式版的VapeMX盒子一直没有迟迟上市,与厂家的沟通知道这个盒子一

VapeMX的盒子论坛也先后曝光好多次了,我记得最早曝光是在7月的北京展会上,号称最小的双18650大功率盒子。可是正式版的VapeMX盒子一直没有迟迟上市,与厂家的沟通知道这个盒子一直在根据试用意见做调整,力求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次我得到这个应该就是正式销售版的盒子。我将对这款盒子进行一个尽量细致的评测。 先来还是包装外观开始,没啥太大的新意,大家可以快速浏览,后面的功率和温控介绍会很精彩。 整体包装用的铁皮盒子,外包装尺寸很小,但我个人感觉这种铁皮盒子相对这款设计很用心的盒子来说有些低档。

背面的技术指标和条码商标

盒子里全部的东西,一块擦拭布,几张卡片,一条数据线,配擦拭布很用心品质也很不错,但整体皮革面和铝合金拉丝面的盒子并不怎么留指纹,所以用处也不太多

OLED屏在顶部,可以在吸的时候直接看到实时显示的盒子数据状态

按键与透气孔散热孔,按键手感不错。

盒子底部金属雕刻LOGO,很显档次,不错很喜欢的细节

皮套内部也有商标logo钢印,细节不错

摘掉皮套的机体,整体很紧凑,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空间富裕

弹簧电极,面积很大,弹性很足,保证了电极与电池电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为通过大电流提供足够的保障

510接口上有个环,拧掉后可以看到下面有两颗内六角螺丝

底部螺丝为沉头十字螺丝,个人感觉这里的螺丝需要改进,铝合金机壳底边比较薄,用沉头螺丝也是无奈之举,但这三颗十字螺丝处理的并不好,凸出底边一些,有些粗糙的感觉

裸机不加电池只有73g,非常的轻

加两节18650电池后的重量为163g,两节电池的重量比盒子还重。

不加电池的mini+也有123g重

不加电池的VTM 150W有172g

VapeMX一大特点轻便展现出来,在这段时间的使用中,轻便也是我最喜欢这个盒子的优点之一 下面就是我的拿手好戏,肢解。很多时候我做测试都会兴奋上来就拆,忘记做很多的前期工作,只能后期来补,可能真的有点肢解癖吧 拆机并不复杂,拆掉顶部的两颗内六角螺丝和底部的三颗十字螺丝,将铝合金外壳拔开一点一旋转主板就暴露出来了

主板正面的3个按钮每个都有一个硅胶的套,这个套为按键提供更舒适的按压手感,而不知只由按键开关来提供回弹力和手感,这点是我拆过这么多盒子里唯一做到的,赞一个

主板正面,一颗与底部螺丝相投的十字螺丝固定主板,主板与外壳卡扣的很严,这颗螺丝只是定位作用。还可以看到右侧这个按键上面有四个空的孔,这应该是CPU芯片程序的读写口

充电口为独立在主板外的,有两条线与主板相连,看来这款盒子不可以能实现用户自己升级固件了。只能通过上面那四个孔用刷机线通过软件来刷,这个就不是普通用户可以做的了。

底部弹簧电极,有一根白色线连接到主板,这点应该是盒子可以检测每节电池的电压,希望可以做到平衡充电

充电口特写,充电口只有两条线,中间两条线没有与主板连接,也就没有办法通过USB来与主板数据通信

主板背面,可以看到CPU与mos芯片,升压电感。VapeMX不错的是四线都全,没有图省事

要解出主板需要动用电烙铁

LQFP封装32脚的CPU,芯片表示被打磨掉了,残留的标识看来还是STM的单片机芯片。

背面4片mos管,一颗电感,这里我在拆机过程中发现电感的位置与大部分盒子布局不同,与外壳配合的很完美,看来盒子在设计之初就是一个整体设计,从外壳结构到电路布局全都是精心安排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VapeMX盒子不是用公共方案板七拼八凑出来出来的

硬件就看到这里吧,VapeMX的硬件做工还是不错的,元器件都是大厂产品,布线也比较规矩,PCB裁切的也光滑不割手,只是不能通过USB升级让我有点遗憾 大家更关心的还是盒子的性能如何,这次我又更新了新的检测设备,这个新库伦仪更能更多,关键的是可以配合上位机软件直接在电脑上显示盒子输出时的实时数据,并把数据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来 新测试台,50A的分流器保证足够的电流测试能力,小数点后4位的精度更加精确。无线蓝牙连接PC机,数据更直观。

为了能测试大功率,不得已找了这么种变态的绕组,0.9的发热丝,内圈经4mm。够变态吧

。其实我这直接买了根老式电炉子的2000W电炉丝,按照阻值截取出来的。

好了炫耀完了,开始测试了,以前的测试结果都是用手机抓拍的测试仪显示器,这次既然有了PC端监测,那就直接用实时数据来说话,而且这个数据不再以一条,而是一组数据,每0.2秒采集一条,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盒子输出的功率变化和跳动幅度,也更能说明盒子的稳定程度 由于VapeMX有150W功率,如果按照以前的5W一档测试,会太多数据,工作量太大,所以这次的测试功率间隔比较大。 先有15W常用功率开始,线圈阻值1.36欧姆

15W功率检测得到的最大功率为17.4W,输出曲线浮动在1W左右,还算比较不错 15W功率同时还测试了另一种低阻值的线圈,阻值在0.26Ω

低电阻下功率在设定功率上下范围内浮动,曲线也更加平滑一些 25W功率测试

25W在测试中监测到了28.5W的输出功率,输出曲线比较平滑 35W功率测试

35W功率测试功率监测到了39.4W的最高功率,输出曲线与25W很相似 40W功率测试

40W功率测试检测到的功率是很接近设定值得,功率输出曲线也还不错 45W功率测试

45W功率测试监测到49.69W的输出 55W功率测试

55W功率测试监测最高输出峰值为59.48W 70W功率测试

70W功率测试中监测到最大输出功率为75.9W 90W功率测试

90W在测试中监测到最大功率为,96.7W的功率,但90W的输出曲线上下浮动比较大,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对使用应该问题不大 100W功率测试

100W的功率测试中监测到功率为99.9W,依然功率输出曲线不好,浮动较大 120W功率测试

120W功率测试中监测到124.6W的输出峰值,而且输出曲线比较平滑,没有什么大的起伏波动 150W功率测试

150W功率测试为这款盒子最大的输出功率,能不能输出这个功率是这个盒子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测试中监测到的最大功率为153.69W,轻松完成150W最大功率指标,输出曲线有些起伏,我个人感觉这个有可能与芯片在大功率模式下连续测试,并长时间工作,芯片温度太高有很大的关系,绕组的电阻在高温下跳动比较大,也是造成功率不稳定的一个因素(电炉丝的杂质比较多,不能像电子烟发热丝那样在高温下有很好的电阻线性)。 功率测试单纯只用数据表格的方式可能会让人质疑有作弊的可能性,那就再来几张大功率下直接拍测电库伦仪的显示。 100W功率

120W功率

150W功率

===========安静的分割线================= VapeMX有一个比较特色的模式,功率下滑模式,这个模式会在设定时间之后用设定功率的一半来输出,这样就可以在开始时以一个较大的功率尽快提升温度蒸发烟油,而后减少功率以不至于温度过热烧糊芯子,在正常模式中用15W功率使用储油类雾化器,使用下滑模式我会调到25W左右。现在就看看这个模式下的功率输出情况。测试只在探究这个模式下的输出方式,并没有在多个功率下一一测试。 40W下滑3秒

40W下滑7秒

可以看到盒子在输出设定功率后以一个阶梯的方式下滑到一半的功率值。其实这个模式就是早期伪温控的输出方式,这个模式一大好处就是让口感很暴力,但又不会烧糊。 功率测试VapeMX还是相当不错的,功率足,输出也还算不错,虽然有些超功率,但对使用没有啥问题,只是对于用户来说最好一上手不要太经验主义就好。 ===============闷骚风格线============ 下面开始对VapeMX进行温控测试。这次温控测试主要想要探究盒子的温控方式,不在对多个阶梯温度进行太详细的测试。 380F设定15W功率温控

380F设定50W功率温控

VapeMX在温控上没有焦耳设置,盒子在温控时的最大输出功率,是由从功率模式切换到温控模式时,功率模式下的设定值来决定的,也就是说15W功率模式时转换为温控模式,盒子的最大功率就是15W输出。也可以从输出曲线中看到不同功率下升温速度不一样,输出最大功率的时间也不同。 380F连续两次点火,这个测试也可以从侧面表现盒子的温控是否是带温度回馈的真温控,还是只是按照程序走的假温控。因为第一次点火后线圈在有余温时接着点火,真温控的两次输出是不会相同的。

可以看到第二次点火,盒子的输出明显比第一次要小,说明盒子对线圈温度是有回馈检测的。 在温控模式下还有一个爬坡模式,可以控制温度提升的时间。 380F爬坡5秒

380F爬坡7秒

其实这个模式我的感觉比较无用。不知道设计意图在哪里。 380F测试温度准确性

420F温控输出曲线

420F温控精度

450F50W设定输出曲线

450F80W设定输出曲线

VapeMX的温控需要配合功率设定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也就是说,你设定一个比较高的温度如果想要更快速的达到设定温度,最好在进入温控时把功率调高,不然会口感很肉,欲求不满的感觉。 上次对克莱鹏mini+测试时,使用了一种给雾化器滴油强制降温的方式来对盒子的温控检测进行测试,这侧依然用这种方式来检测VapeMX的盒子对温控的检测和反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三次滴油降温盒子都能快速的提升出去功率来稳定温度,说明盒子的温控还是不错的,不是伪温控 VapeMX充电性能测试 开始拆机的时候看到两节串联电池中间也有一条线给主板,这应该是单独检测每一节电池电压的线,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是有平衡功能的,后来做了这个测试,两节一次购买的LG 18650电池,单独对一节进行充电,让两节电池电压不同 1号电池电压偏低,3.244V

2号电池电压高一些,3.866V

VapeMX的充电电流在1A

充电截止后 1号电池为3.887V

2号电池为4.221V

由此可以看出VapeMX并不能平衡充电,所以用USB直充的朋友,需要在使用前把两节电池平衡一下为好 ============闷骚的分割线========== 至此VapeMX的全部测试就算是基本完成了,有很多功能我并没有测试到,如果有需要或者有朋友想要一探究竟,我会在补充一部分功能的评测,最后总结一下VapeMX给我的感受 优点 第一,体积小轻便,便于携带,这款盒子大小盒持握很舒服,加两节18650电池后依然有绝对的重量优势,便携性是一个盒子使用率的关键因素,所以这个盒子现成成为我日常使用的主力 第二,功率下滑模式,这个模式对我来说真的非常喜欢,对于喜欢口感浓烈的我来说这个功能非常的实用,有些夸张的说法就是,用了这个功率下滑模式后,我对一般的功率模式表示无爱了。 第三,省电,这个盒子双18650电池让其续航能力非常突出,以我每天3-5ml的烟油消耗量来说可以坚持3天,仍然有电状态。从来没有因为没电而充电,都是感觉是不是该充电了,充充吧,而充电。 缺点 第一,温控时会有脉冲感,从数据图表中可以看到温控时输出曲线成锯齿状。脉冲式的温控一般出现在进入温控时代的早期产品上,VapeMX的开发其实也有一段时间了,可能算法还是有些问题,再一点我在拆机时看到32脚的CPU,就感觉这款CPU可能主频并不高,存储空间可能也会比较有限,这就可以造成盒子温控时采样率不够。而存储空间不够大的话对于这么多功能的盒子来说,可能温控算法会被压缩。这只是我一个单片机小白的推测,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原因,欢迎高手来指点迷津。 第二,不能平衡充电,着点比较有诟病,需要改善 第三,不可以通过USB升级固件,每个产品初期都会有各种BUG,如果能由用户自己来更新固件,那就会延长这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免得淘汰的太快。 第四,稳定性还是有些小问题,我在这段时间的使用中出现一次花屏,只能通过拔电池重启来恢复,据腰子说他遇到两次,再次证明了腰子人品比我差一倍以上。

好了,我终于痛苦的码完这篇评测了,昨晚码子排版搞到凌晨2点多,结果不值咋的发帖过程中全部消失了,当时我那叫一个抓狂啊,几个小时的工作全都白费了,今天又用了3个多小时码起来,真是痛苦万分啊……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