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监管趋紧下行业前景生变?
继杭州1月1日正式实施《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在公共场所禁止电子烟之后,深圳也于1月28日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意见稿》第四十四条明确指出:本条例所称吸烟是指使用电子烟或者持有点燃的其他烟草制品。除拟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之外,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也列入禁烟场所;烟民在禁烟场所吸烟将不再劝阻,直接罚款。
此外,据媒体报道,新版《吸烟条例》预计将于2019年3月份施行。此举引发不少网友对电子烟产业的关注,有用户在“前瞻经济学人”问答频道提问,表示“深圳拟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对电子烟行业影响有多大?”
“前瞻经济学人”问答频道作为深度问答平台,常驻500+产业专家,致力于解决用户职业、产业、数据等多方面的深度提问。
关于电子烟产业,早在去年10月份,“前瞻经济学人”就已联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探讨了全球外部市场政策趋紧下,电子烟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对于此次提问,“前瞻经济学人”问答频道研究员黄天悦在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近半年来全球电子烟产业动态,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读。
行业监管: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加强监管正在进行
“前瞻经济学人”指出,早在2013年,西班牙就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在公共场所全面禁止电子卷烟。随着电子烟普及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步入这一行列,电子烟的监管愈发严格。
截至2019年2月份,全球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针对电子烟的监管措施有公共场所禁止抽电子烟、全国范围内禁售电子烟、严禁电子烟入境等。
具体到中国,由于电子烟不含烟草制品,没有触及中国烟草税收政策,导致目前中国市场上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国家烟草专卖局、安监局和药监局在将其作为烟草或药品监管上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使得长期以来中国电子烟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要求国内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公开对电子烟市场出台有关监管政策。
目前我国香港、杭州市、深圳市针对电子烟出台控烟条例,北京市、上海市也拟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政策动向说明,中国开始打造健康、规范的电子烟环境。
市场现状:始于中国兴于欧美,中国电子烟渗透率低于欧美国家
电子烟因其不燃烧、不产生“二手烟”等特点,被不少人看作是传统香烟更安全的替代品。电子烟生于中国、兴于欧美,时至今日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远超百亿美元。
“前瞻经济学人”认为,从功能上看,电子烟不再只是一种戒烟产品,而被认为是一种潮流。而健康意识增强、将电子烟作为香烟替代品,消费升级下Vape文化渐成潮流,口味丰富、性价比高,行业监管逐步向规范化发展等因素则推动电子烟行业不断发展。
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的数据统计,自2012年美国FDA禁止销售电子烟败诉、美国电子烟市场打开以来,全球电子烟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2014年达到增速顶峰,同比增长66.67%,此后开始回落,但增速仍保持20%以上。2017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达到1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0%,预计2018年全球电子烟规模突破150亿美元。
中国市场受限于政策不明朗、用户习惯待培养等因素,电子烟消费市场并未完全打开,国内消费市场依然较小。虽然中国生产了全球约95%以上的电子烟及配件,但其中90%供出口,国内销售仅占5%,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6.7亿美元。预计2018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将超过8亿美元。
关于市场前景,“前瞻经济学人”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吸烟人口总数为3.16亿人,已超美国4倍,英国的30多倍;但电子烟渗透率却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我国电子烟渗透率不足1%,而美国已经高达13%,英国也有4%以上。
竞争格局:国外烟草巨头布局电子烟行业,国内资本看好电子烟市场
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的产业追踪数据,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烟草为全球四大烟草巨头。2017年,全球(不包含中国)烟草市场中,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烟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56%、20.56%、14.63%和6.45%,四大巨头的占有率合计达到67.2%,几乎垄断了除中国以外的烟草市场。此外,还有雷诺烟草、奥驰亚等区域性品牌。
随着四大烟草巨头的收购行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而在烟草控制加强、健康意识提高的影响下,新型减害烟草制品需求增长迅速,成为各大烟草公司的重点研发和推广方向,四大巨头均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新型减害烟草制品领域。
区别于国外,国内电子烟市场呈现完全竞争状态,不仅企业数量多,而且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市场早期进入者优势比较明显,行业知名度和发展前景较好,能够获得更多优质订单,而后期进入者,包括众多中小企业和贸易商,由于规模实力都比较弱,目前难以与优势企业进行抗衡。
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的统计数据,我国电子烟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由惠州吉瑞、深圳捷仕博、深圳斯莫克、深圳合元科技等早期进入者组成的第一梯队,以众多中型企业和大型贸易商为主的第二梯队,以众多小型企业和贸易商为主的第三梯队的企业竞争格局。
“前瞻经济学人”认为,我国电子烟行业尚处于初期阶段,行业内并无明显龙头企业。随着电子烟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电子烟对香烟的替代趋势逐渐明朗,国内资本也纷纷进入电子烟市场。自2017年以来,电子烟行业共发生10起融资事件,智胜致能、Laan山岚、relx悦刻、Gippro龙舞等一系列电子烟公司获得融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10亿元。
发展趋势:监管加强而非被禁止,市场前景有待观望
电子烟相对传统烟草制品而言拥有较多优势,在戒烟减烟的大趋势下电子烟行业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全球平均每6秒钟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中国吸烟人数约占全球三分之一,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导致的相关疾病。
基于以上,“前瞻经济学人”认为,杭州、深圳等地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旨在打造更为健康、规范的公共场所无烟环境。电子烟行业的未来无疑会继续被严格监管,但网传被完全禁止,还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