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电子烟出口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告别“野蛮增长”行业机遇或继续关注行业趋势
原标题:电子烟出口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告别野蛮增长行业机遇或继续关注行业趋势
金融通讯社6月17日电(记者王必伟)近日,电子烟行业持续向好,逐步走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
6月15日,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电子烟正式上线。金城制药(300233.sz)和润都股份有限公司(002923.sz)等最先收到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发放决定》的企业受到了高度关注。
然而,授予的容量可能比车牌更重要。因为牌照会有容量限制,几千吨或几百吨会有很大的差别。电子烟专业委员会主席姚继德表示,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行业的发展逐渐告别了野蛮的增长,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电子烟行业的创业和出海成本正在逐步上升,行业继续聚焦头部。
预计出口额将超过1000亿元
尽管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今年取得了良好的增长,业务量比上年增长了10%-20%。一位电子烟出口商告诉记者。
深圳市双霸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郭晓宇告诉记者,目前,电子烟行业的主要增量来源必须是出口。国际电子烟市场可以理解为刚刚从萌芽中成长为一棵小树苗,未来必将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因此,未来全球市场将有很大的增长。
对于国内市场,郭小渔的态度并不乐观。他表示,未来几年可能是一个波动期,甚至是负增长期。
根据6月15日发布的2022年第六届电子烟行业标准制定宣传实施大会暨首届出口服务发展大会《2022年电子烟产业出口蓝皮书》,2022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将超过1080亿美元。预计2022年海外电子烟市场规模将保持35%的增长率,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2022年电子烟出口总额将达到1867亿元,预计增长35%。目前,中国有1500多家电子烟生产企业和品牌企业,其中70%以上的产品主要出口海外。
根据头部电子烟OEMSINOMOREInternational(6969.hk)的财务报告,2021其出口收入(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约为90.82亿元,占总收入的66%。
值得注意的是,残酷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各地出台了监管政策,电子烟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上述出口商告诉记者,国内航空公司对证书和报告的要求更高。此前,活产品是从香港出口的。自香港开始实施电子烟五一禁令以来,大部分双重清关包税都已支付给韩国。
深圳拥有全球90%的电子烟供应,40%的出口电子烟产品由香港机场提供空运。但据香港方面称《2021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自今年4月30日起,在香港销售、制造、进口或推广电子香烟和加热型烟草制品已被视为非法。
深圳市云浦嘉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在会上也表示,国内雾化电子产品出口海外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香港转口禁运、国内运输能力不足、海外通关困难等。
产业链可能继续关注头部
在国内,出口理想的企业是龙头企业。上述电子烟出口商告诉记者。
郭晓宇告诉记者,对于高标准、高水头的企业,由于产品质量高,生产标准更严格,很容易进入深圳机场新的白名单。这些企业有机会通过深圳机场直接出口,深圳机场比香港更方便。然而,对于那些中小企业或后来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来说,出海将更加困难。
不仅出口机会集中在头部,而且行业进入变得越来越困难。记者咨询的众多投资者也告诉记者,由于不确定性较大,他们在选择下游电子烟项目时会非常谨慎。
郭小渔表示,龙头企业的科研实力和加工实力正在不断提高,行业门槛将越来越高。几年前,业界认为在深圳生产一支数百万美元的电子烟是可能的。目前,它可能无法与数千万人合作。未来的门槛将更高。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在头脑中建立了壁垒并积累了经验的企业来说,他们的优势将逐步扩大。
15日,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电子烟正式上线。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哪些企业可以获得授予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决定。
据了解,金城制药和润都有限公司率先获得了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授予决定》。此外,金佳股份(002191)、金莱特(002723)、顺昊股份(002565)等上市公司均表示已申请许可证。
然而,拥有许可证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在电子烟行业展示你的实力。
郭晓宇告诉记者,谁获得许可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授予了多少生产能力。因为牌照会有容量限制,几千吨或几百吨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生产能力只有一两吨,可能只服务于一些小品牌。海外市场销量较大的大型制造商或品牌,一定会把重点放在大客户上进行合作。
郭小渔进一步表示,在上述背景下,无论是中上游卷烟用油、设备制造商还是下游品牌,都将继续关注头部。
因此,在电子烟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意威锂能源(300014.sz)、比亚迪电子(00285.hk)、西摩尔国际和福科科技值得长期关注。
总之,政策的落实对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行业走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
AI媒体咨询分析师张毅告诉记者,至少目前,它可以基本上澄清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从原材料和产品渠道,以及参考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来看,一般都有明确的要求。
(编辑:曹敬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