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电子烟视频 > 使用视频

使用视频

悦刻烟油换了新包装顺德再造

2021-06-11 使用视频 加入收藏
顺德再造,顺德,顺德区,佛山,龙江镇,郭文海

  


  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奠基仪式。(资料图片)

  


  美的智能工厂生产车间一角。林安迪摄

  


  桂畔湖上空俯瞰欣欣向荣的顺德新城区。林安迪摄

  


  在顺德博物馆展出的“奋进之路――顺德发展成就展”上,展示着经济日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顺德改革发展的系列调研报道。本报记者 张曙红摄

  


  经历4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驰名中外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佛山顺德,也面临着发展的“天花板”。因“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形成的一片片村级工业园如今成了“散乱污破”的代名词,发展乏力、结构欠优、环境不佳,成为顺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考卷面前,顺德人如何作答?老旧的村级工业园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如何再造?经济日报调研组近日深入顺德采访调研,探寻今天的顺德如何秉承敢为人先的勇气,以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再创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40多年前,这里曾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敢闯敢干之地。在这里,诞生了全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在这里,产生了全国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乡镇企业;在这里,因产权制度改革引发全国范围的“靓女先嫁”还是“丑女先嫁”之争;还是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40多年来,这里的干部群众秉承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锐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在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孕育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自2011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首,一大批自主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里,便是驰名中外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佛山顺德!

  但率先发展,也率先触碰到发展的“天花板”。在经历了4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曾为顺德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就业改善立下赫赫战功的村级工业园,因发展乏力、结构欠优、环境不佳、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原因而疲态尽显。一片片曾经生机勃发、令人引以为傲的土地,如今却成为顺德进入新时代的切肤之痛。

  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考卷面前,近300万顺德人如何作答?率先触碰发展“天花板”的顺德如何再创辉煌?新的发展理念与老旧的村级工业园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些问题的答案,隐藏在一场始于2018年且仍在继续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大戏”之中。

  负重而行

  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有两个顺德。第一个顺德,带着各种耀眼的光环,高端大气上档次。第二个顺德,拖着村级工业园的沉重枷锁,步履艰难、气喘如牛。

  这是一组组让人颇为沉重的数字。截至2018年,顺德382个村级工业园见缝插针地散落在区内205个村(居委会),用地面积接近13.5万亩,占全区已投产工业用地的70%,但仅贡献了4.3%的税收。亩产效率之低、效益之弱,可见一斑。

  这是一幅幅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与破落杂乱的生产作坊相邻,在标准化智能制造工厂的不远处散布着低矮破旧的小车间,从空中俯瞰好像七八十年前一件穷人的百衲衣――百孔千疮,补丁满满。

  这是一个个让人遗憾的场景。“占地400亩的厂区,挤满了3万多人,车间盖到了10层……每天早上一睁眼,想的就是怎样再 挖’出1平方米。”早在16年前,格兰仕董事长梁昭贤最大的焦虑,就是想在顺德增资扩产却没有空间。无奈之下,格兰仕把制造中心搬到了顺德之外。格兰仕的无奈,并非孤例。

  不可否认,村级工业园在顺德历史上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吸烟有害健康

  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域的顺德,毗邻港澳,是我国改革开放当之无愧的前沿。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顺德就引进了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容奇镇制衣厂(“大进制衣厂”前身)。资料显示,当年只有300人的大进制衣厂,成立一年就赚得外汇20万美元,轰动一时。

  不只是服装产业,顺德当年令人津津乐道的“摇头摆尾”两大产业,也是蓬勃发展。所谓摇头,就是电风扇。顺德的电风扇有多强?数据显示,截至1985年,顺德的风扇厂达14家,年生产能力881万台,产量占到了全国的20.6%。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害怕了贫穷落后而又敢为人先的顺德人,开始拥抱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了那个时代乡村工业“野蛮”发展的印记。

  这些村级工业园里聚集了超过1.9万家中小微企业,正是这一个个小工厂,富裕了顺德百姓,配套了顺德制造,培育了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条,孵化了美的、格兰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造就了以制造业闻名的“广东顺德”品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顺德创造了GDP增长648倍,年均增长率18%的奇迹。

  但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高耗能、低产出、环境恶化、管理落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也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创造顺德经济辉煌,扮演了珠三角制造业摇篮角色的村级工业园,逐渐成为发展桎梏,不仅挤占了大量空间,还成为“散乱污破”的代名词。

  土地资源接近开发极限。顺德区约50%的土地被高强度开发,远超国际公认30%的警戒线;13.5万亩村级工业园的面积相关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顺德的总面积才806平方公里。顺德面临着低端产能无法出清,高端产业无法布局甚至“一亩难求”的尴尬。

  生态环境接近忍耐极限。“我早就看着不顺眼了,低矮破旧,时而出事故、发生火灾,时而冒臭气……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健康生活和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顺德区龙江镇新华西村党委书记陈江华深有感触地说。

  顺德在负重前行!作为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之首的顺德,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情形又岂能延续?

  “村级工业园是顺德高质量发展大道上最棘手的问题、最主要的矛盾,但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必须举全区之力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这是场必须打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说:“顺德不能拖着破旧的村级工业园进入新时代!”

  时移势易,形势逼人。只有痛下决心,坚决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才能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是顺德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选择。

  点评:率先发展地区率先遇到问题。顺德一方面拥有3600多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坐拥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等一系列耀眼光环,另一方面却拖着数十年来形成的庞大村级工业园,园内充斥着小、乱、污、险的落后生产力,如果不果断淘汰,不仅无缘高质量发展,已有的高端产业也会因“劣币驱逐良币”而外流。

  壮士断腕

  撼山易,撼思想难,撼动利益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不能拖着破旧的村级工业园进入新时代”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广东顺德干部群众中已经有了一定共识,但要动一块毫无章法地搭建了40多年的“大积木”,要碰一个盘根错节地延展了40多年的“利益体”,涉及全区10个镇街的382家村级工业园、数万家各类企业、数十万就业人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到底怎么改?结果会怎样?又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没有经验可循,难度可想而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顺德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人知。2018年1月8日凌晨1点多,郭文海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区委办公室的同志打来的。原来,当日早上9点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就要召开,而作为重头戏的党代会报告,郭文海却依然没有定稿,他依然在权衡。

  权衡的是,到底是将“村改”定为头号工程,将其作为许胜不许败的攻坚战,还是将“村改”作为重点工程,给工作留点余地,给自己留条退路。何去何从,郭文海的思虑远在文字表达之外。上午9时,当着数百位代表和与会人员,郭文海公布了答案:把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党委政府“头号工程”,全区上下要高度统一、高度重视,下定决心、强力推进。

  又一次,在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战斗中,“可怕”的顺德人,面对不可预知的困难,做出了毅然决然的选择。

吸烟有害健康

  而真正让顺德党员干部吃下定心丸的,是当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所作的重要讲话。2018年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总书记的到来,让广东代表团的代表们如沐春风。面对来自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他寄语广东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直言广东“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了广东代表团的代表们,也迅速传到远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顺德。有一位顺德干部,这样描述听到传达后的心境:总书记切中要害,一语中的,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暖,让我们知道,顺德干村级工业园改造是对的:污染的GDP,不能要;落后的GDP,不能要;黑色的GDP,更不能要!

  既有非常之事,必经非常之难。“村改”之难,至少就有以下几个方面:用地政策突破难,由于历史原因,顺德村级工业园大量存在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不符的情况,拆了可能就不能再建;长租期低租金现象普遍存在,动辄还有30年、40年的租期,厂房业主、经营企业等既得利益群体阻力大;土地权属复杂,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交织,集体土地的处置又需要征得成百上千乃至近万名村民的同意,改造意愿极难统一;利益诉求难平衡,以“工改工”为主的模式,虽然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但难免与群众诉求有温差……多重矛盾交织在一起,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影响了干部队伍的信心。

  鼓舞士气,成为当务之急。2018年7月30日,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一个别开生面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会上,郭文海专门领学了《经济日报》于当年2月28日发表的深度报道《顺德当年――一个县域经济奇迹的诞生》的编者按和结语。据一位当时与会的干部回忆,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不少与会干部通过重温顺德4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受触动,备受鼓舞,对焕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可怕的顺德人”精气神,产生了积极作用。

  更让人士气高涨的,还有实实在在的政策。2018年国庆之际,顺德收到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先锋”顺德又一次被赋予广东深化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并给予顺德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村级工业园改造,成了顺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至此,一场涉及382个工业园区、用地面积13.5万亩的轰轰烈烈的“村改”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点评:顺德人用本地话评价自己,喜欢用三个词:“识做、搞掂、坚野”。其大意,“识做”是会干、懂得如何干;“搞掂”是善干、干得好;“坚野”是品质过硬。正因为有了“识做”的智慧、“搞掂”的能力、“坚野”的决心,顺德人在面对村级工业园改造时,没有被困难和问题吓倒,没有让困难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而是毅然决然,迎难而上,敢闯敢试,在改革创新中突破困难。这种品质和毅力,正是顺德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一系列骄人成绩的关键所在。

  八仙过海

  顺德推进村改,没有成法可依。10个镇街不设试点,全线出击。于是,各个街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八仙过海”是被逼出来的。但恰恰是这种不得已而为之,契合了村改错综复杂的实际。

  顺德区委改革办副主任吴文杰介绍,在一个不足百亩的村级工业园内,土地权属不清者有之,厂房被层层转包者有之,占用河滩建厂者有之,多个分散独立的企业有之。而这样的情况,几乎是顺德村级工业园的常态。

  为此,顺德坚持从实际出发,哪里影响改造,就从哪里改革突破,大胆试、大胆闯。针对不同改造项目的不同要求,灵活用好政策组合拳,因地制宜探索出政府挂账收储、一二级联动改造、国有集体混合开发、直接征收开发、生态复垦复绿、政府统租统管、企业长租自管、企业自主改造和“改造权+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9种改造模式。

  乐从镇上华村位于顺德区西北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里临近佛山新城,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上世纪90年代起,上华村248亩的村级工业园里,散布着60多家企业,主要从事家具、小五金等行业。近年来,这些企业产值低、污染大、隐患多,与当地新的发展需求格格不入。

吸烟有害健康

  “这种低端的工业园,10年前我们就已看不上眼了。当时也想改造,但苦于没有政策支持。”上华村党委书记曾剑雄告诉记者。为谋划长远发展,上华村从10年前就决定将企业的租地合同由以往的10年一签调整为3年一签,逐步清退低端污染企业。

  2018年,乘着村改的东风,在全面听取村民意见、充分保障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上华村精心制定方案,抢喝“头啖汤”。原有企业短租合同全部到期后,上华村于2018年上半年将整理后的248亩土地进行公开流转(土地所有权仍归上华村集体),由美铭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承租后,筹建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

  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建成后,年总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村集体收到的年租金以每亩4.7万元为基础,每年递增2%。“现在,年轻人回乡的越来越多,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啦。”上华村股份社理事长霍杰杨表示,30年流转期满后,村集体将无偿取得产业园物业产权。

  村改中,“工改商(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工改工”则面临着原权属人收益不高,村集体改造意愿不强的现实问题。顺德构建“长短结合”“钱物兼有”多种改造收益模式,首创“工改工”挂账收储土地公开出让成交价98%返还村集体,让村集体享受土地增值的最大红利。

  所谓挂账收储,就是集体土地先转国有,卖地后再按与政府签订的协议进行土地补偿。相对于政府征收土地标准固定,挂账收储模式中的土地通过市场公开出让,地价相对高一些。

  “在以往的 三旧’改造中,挂账收储更多应用于商业住宅项目,地价升值很高,政府就规定一个适中的比例给原权属人分成,政府和原权属人都有不错的收益。而 工改工’并没有改变土地功能,土地出让收入也不会很高,一些镇街就提出能否把分成比例提高。”顺德区村改办政策服务组副组长辛彩红解释说,为鼓励“工改工”,顺德区经过研究,决定政府充分让利,把“工改工”土地出让金的98%返还村集体(仅扣除2%的上缴费用),这个做法后来也得到了广东省有关部门的认同。

  村改中,政府直接征收开发模式成熟、易行,有利于政府按产业需求招商引资,也不用企业面对复杂的拆迁补偿问题,产业项目接受度高,但也面临着政府资源投入多、财政压力大的问题。为打掉“缺钱”这只拦路虎,“改造权+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新模式应运而生。

  “改造权+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简单说有些类似“毛地出让”。土地由政府直接征收,并在地上建筑物未清拆情况下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再通过“改造权+使用权”公开交易,竞得人先支付改造资金,政府利用这笔改造资金完成土地整理,在具备条件后改造人直接受让土地使用权。

  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认为,采用这一模式有两大好处,政府主导直接征收,有利于实现整体连片改造和快速推进土地整理,整体拆迁风险可控;同时,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厂房清拆,大大缓解了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点评:只要方向对,不怕困难多。顺德在村改实践中不搞“一刀切”,鼓励“八仙过海”,大胆探索,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顺德现行探索的村改模式有9种之多,运用的精髓其实只有一个: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和满足多个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闻鸡起舞

  敢称“铁军”者,必须具备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担当、铁的纪律。顺德村改能够在困境中杀出一条生路,离不开这样一支铁军。

  2020年12月10日晚上11点53分,在顺德村改工作微信群中,郭文海发了一段文字,然后直接@10个镇街的书记和镇长:“村民已经完成表决的地区,请尽快推进村级工业园拆除和清退!”下面,同一个词不断闪烁:收到、收到、收到、收到……

  这些常年奋战在村改战场的最前线,冲在炮火最猛烈地方的镇街主要负责人,他们收到的是任务,更是挑战。

  用一位村改干部的话说就是:村改比征地拆迁还要难!因为村改不仅涉及村民土地,还涉及厂房业主、经营企业等多方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完成这些当初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靠的是人,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吸烟有害健康

  在当地村改干部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周六日是村民和业主的休息日,村改干部往往利用周末的时间入户做宣传、沟通工作。

  周末如此,平时更是这样。“我们的村改干部基本是早上6点起床,7点集合进村入户,因为过了8点,农民出门务工,再找人就难了。这真正是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这是真正的顺德铁军。”郭文海说。

  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顺德铁军,不仅敢于承权,更敢于行权。

  为打破审批周期长、手续繁杂等制约,顺德村改开创性地实行纵向“一竿子”、横向“一次过”审批机制,推行“容缺受理”“信任审批”,对没有违反规划大原则的项目,村民表决通过后报联审会议审批,后续补办审批手续,推动审批项目迅速落地。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项目9天就办好了建设审批手续,90天建成厂房,创下顺德村改新速度。

  时间回溯到3年前,情况却完全不同。2017年9月份,郭文海调任顺德。上任之初,他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两大突出问题,一个是产业发展没有空间,这也是推行村改的肇始,另一个是顺德干部队伍当年那种担当作为不见了,更多的人习惯了按部就班。

  如何让当年的改革精神重现,让干部们找回当年那股精气神?区委班子统一了认识:从用人导向上做文章。

  在2019年2月份召开的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20名干部被命名为“担当有为先进个人”,一批勇闯善为的先进集体被表彰。截至目前,3批共192个担当有为先进集体和214个先进个人,因为敢担当、善作为被表彰。

  除了表彰激励,更重要的是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

  “村改对我们地方来说,是个历史性工程,有机会参与村改,人生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是村改人,我很光荣。这个认识非常重要。” 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说,这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10个镇街冲锋在前,如何为铁军做好后勤保障,免除冲锋的后顾之忧?

  顺德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履职容错免责机制,规定了14种可以容错免责的情形,对干部在改革创新、服务民生、攻坚克难等工作中的失误,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同时,由于村改涉及多方面利益,审计和监察也随时跟进,一路为村改干部护航。

  郭文海对村改干部们承诺:“所有出台的村改政策,如果出了问题,责任由我来担当,你们往前冲就行了。我希望这个队伍打下一个又一个山头,但不愿意看到任何干部因为勇于担当而倒下去。”

  点评:“万亩奔腾”,离不开万马奔腾。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村改铁军,才能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开创一个又一个模式,为顺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纵观顺德40年改革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党员干部带领全区人民“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业史。这支坚强的顺德铁军,是顺德创新创业的开路先锋和坚强后盾,进入新时代,还将继续为顺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共建共享

  村改,涉及征地、拆迁、补偿等众多利益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损害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进一步讲,人民群众又能从村改中得到什么益处?这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在北�蛘蚧屏�村靠近广佛江珠高速的区域,占地600亩的黄涌工业园正经历涅��。这个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村级工业区以五金、塑料为主要产业,曾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高耗能、低产出的特点也成了新时代发展的包袱。

  “改造村级工业园势在必行,但村民同意不同意,我们心里并没有底。”黄龙村党委书记陈忠青说,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刚开始村改时,村民是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是抵触的。

  担心之一是,原来的村级工业园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约580万元的租金收益,虽然不少村民觉得每亩地每年1万元的租金不算多,但村改后会不会连这些收益都得不到?

  担心之二是,原来村级工业园土地属于农业用地,村改之后,土地会不会被复垦复绿?如果那样的话,不仅补偿款少,租金收益也会比改造前更低。

  最终形成的村改方案打消了村民的种种顾虑。陈忠青介绍,600亩村级工业园用地,因规划控制,约有120亩用于复垦复绿,其他都是“工改工”“工改商”。村集体与黄涌工业区的原有租户解除协议后,通过挂账收储、政府征地等方式进入土地出让流程。粗略估算,在土地出让补偿方面,村里一次性分红约为15万元/股,总共1764股。

吸烟有害健康

  除了一次性补偿,还有持续的租金收益。根据方案,村集体会获得10.2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厂房,还有500平方米的商业物业,同时,开发商承诺返租10年。据此计算,产权物业租金收益将达到每年1800万元左右,是原来土地租金的3倍多。

  对一个农村家庭,这些收益意味着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黄龙村村民卢月仙笑着回答说:“我家有5股,因为没有土地,收入全靠分红,之前1年能拿村集体分红3万多元,现在一次性补偿就能拿到70多万元,还不包括以后的租金收益!”

  辛彩红介绍说,现在,很多村居村改都按照“分五留五”(土地补偿金的五成用于一次性分配,五成留存村集体)的原则分配资金,甚至还有的村不要分钱,100%要物业。

  “没有钱分也要改!”说这话的是杏坛镇光华村光华股份社理事长吕伟盛。为什么?吕伟盛直言,因为村级工业园的污染问题早已让村民们苦不堪言。

  光华村德彦工业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初工业区没有什么规划,没有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连消防通道也没留。工业区位于村子东南方,每当东南风起,整个村子都会气味弥漫。此外,污水也排不出去。

  村改解决了这一问题。2020年年初,光华村德彦工业区改造启动清拆工作。不到1年时间,73岁的光华村村民潘教初就发现,村里的空气、河道的水质都有了明显改善。村口新建的公园里,也有了更多欢声笑语。

  村改过程中,村民利益和村集体利益是主体,厂房业主利益和园区企业利益也不能忽视。而且,在习惯了几十年的长租期、低租金情况下,来自厂房业主和园区企业等群体的阻力更大。

  在容桂街道红星社区聚胜工业区,有一个专业市场,也叫边料街,市场中的100多家企业主要业务是铁皮边角料处理。“集体补偿都谈好了,但搬迁过程还有很多困难。”容桂街道村改办常务副主任叶毅萌说,“为此,我们积极帮助这些企业联系地方落脚。如果企业选择落户容桂,我们还开通了绿色通道,配合办理各种手续,便利用水用电,实现企业平稳搬迁。”

  为了妥善安置好村级工业园中的优质中小微企业、有潜力的科创型企业以及产业链必要的配套企业,2019年,顺德发布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腾挪园第一批认定名单和腾挪项目扶持试行办法,充分保障企业的利益。

  点评:从刚开始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势如破竹、取得重大成果,从不理解不信任到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从“要我改”到“我要改”,顺德村改的这些变化反映了村改并非政府的一厢情愿,而是一场符合各方利益的改革。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让群众共建共享村改红利,才能破解各方利益纠葛的诸多难题,换来顺德城乡华丽蝶变。

  凤城涅��

  经过攻坚克难,如今,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取得决定性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改造83310亩,累计关停、整改落后风险企业12799家。2021年,村级工业园将在总体上退出顺德的历史舞台。

  寸土寸金。将近100平方公里的空间腾出来,顺德该如何绘就最新最美的画卷?区委区政府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思路:村级工业园改造,不是简单的破和立,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按照高水平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顺德全面整合382个村级工业园,建设连片现代主题产业园(城),2020年启动规划建设超20平方公里的大良红岗科技城、龙江数字产业城,推动10个镇街各自建设至少1个平均超2000亩的现代主题产业园(城)。

  总占地面积2618亩的顺德(龙江)数字装备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由浙江万洋集团负责招商。

  走进万洋众创城,只见一栋栋崭新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招商中心高悬横幅“给企业一个家”,从公示的入驻情况表看,剩余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截至目前,万洋众创城一期、二期项目已签约55家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顺德探索构建了现代产业园(城)“四定”建设管理体系,即定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定园区产业主题方向、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定园区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着力打造智慧、生态、安全、人文、美丽的现代化园区。

吸烟有害健康

  栽好梧桐树,广引金凤凰。2019年以来,顺德引进项目投资总额达286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285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31个,投资超100亿元项目6个。

  本地企业积极增资扩产。美的机电在杏坛镇光华德彦工业区建设全球领先的机电产品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30亿元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曾因受土地空间制约到区外投资设厂的格兰仕、志豪家居等企业陆续回流。

  海内外优质项目持续落地。全球注塑机行业龙头企业宁波海天集团投资超百亿元的高端智能装备生态产业基地落户顺德龙江镇现代产业集聚区。大族机器人总投资20亿元,在顺德建设机器人全球总部、机器人研发与孵化基地、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区。

  伴随着龙头企业的升级,相关配套产业也跟了上来。“很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分布在原来的村级工业园中,好像玻璃珠里藏着 钻石’。在推进村改中,要先把 钻石’找出来保护好。”北�蛘虻澄�书记张新杰说。为此,北�蛉�面推进腾挪园区建设,对需要重点保留扶持的企业妥善安置。

  顺德支持企业把村改搬迁腾挪过程作为优化生产流程、实行精益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2020年,顺德加大了技术改造投资补助力度,拨付企业技改奖补资金超9000万元,帮助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顺德经济发展后劲越来越足。近三年来,顺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顺德实现了逆势增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

  顺德村改,不光是重塑了产业发展新格局,更有效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

  重塑城乡发展新格局。结合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空间,启动新一轮城乡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产业园区和美丽乡村,3年内推动40个整村改造项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

  重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从源头上极大减少了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并腾出空间复垦复绿,农村新建污水管网1038公里,国控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较2018年改善了3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6,比2018年改善提升29%。打造一批公园,重现岭南水乡风貌。

  重塑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揽子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农村的征地留用地、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等历史难题,极大提升了村居党组织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重塑公共服务新格局。通过村改累计腾出公益性用地8199亩,主要用于增加医院、中小学、文化公园等高品质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顺德�出新路,凤城“凤凰涅��”,这片改革热土充满生机与活力。

  点评:“一子落,满盘活”。在顺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村改就是那关键的一招。村改抓住了要害,开对了药方,集中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改革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打开了新时代顺德发展的新空间。以此为突破口,乘势而上加快转型升级,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顺德更大的变化可期,必将带给世人更大的惊喜。

  再为人先

  从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到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顺德村改已经推进了两年多时间,并结下了令人欣喜的硕果:截至目前,顺德累计完成土地整理8.3万多亩;村级工业园改造前后平均容积率从0.78提高到2.5,用地效率提升近3倍;已关停整改产能落后、存在风险隐患小微企业12799家;2019年以来引进285个超亿元项目……

  人们希望知道的是,顺德村改做对了什么?

  做法一: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进改造,不搞“一刀切”。经济日报调研组在顺德调研期间了解到,顺德当地在详细分析不同村级工业园的土地属性、用地现状、利益主体、资金状况、业主实力的基础上,总结出了9种改造模式。当地干部也坦言:“实际上的模式,肯定还不止这9种,可能有12种之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不同情形适用不同模式,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表面上看,增加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难度,但实际上这样的多元化改造模式,恰恰切中了顺德村级工业园现状复杂、利益交错的实际。前期看,似乎是慢了,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的利益冲突,总体来看改造速度不会慢。最关键的是,最大可能地让利益攸关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减少村改阻力。

吸烟有害健康

  做法二:牢牢把握以“工改工”为主,克制走捷径冲动。最难能可贵的选择,不是回避诱惑,而是面对诱惑,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最好走的捷径就是“工改商(住)”,通过商品房、商业用地快速回笼资金。但在这个问题上,一向善于变通的顺德人却“轴”了起来。

  据了解,顺德村改中,70%的土地规划为工业空间,8%左右空间用以复垦复绿,只有不到22%的空间是“工改商(住)”。这22%的“工改商(住)”土地收益也要用于反哺工业和复垦复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认为,顺德之所以这样执着,原因有二:一是如果“工改商(住)”比例过大,补偿过高,无疑会推高整个村改的成本;二是工业土地都用来建房子,大家都去挣快钱,谁还会安心做实业?坚定不移做大实体经济,是顺德决策者的选择。

  做法三:民主决策,尽最大可能照顾利益攸关方的合法权益。村级工业园首先涉及的是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为此,顺德在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尊重民主决策。村改方案、产业发展方向都须经过全体村民投票,赞同率不超过三分之二的门槛(除早期项目外,实际赞同率大多在98%以上),再好的项目也无法落地。同时,在村改过程中,涉及村民、村集体、业主、租户等多方面复杂利益关系,顺德坚持在合法合理合情前提下最大限度维护好各方合法利益。

  张燕生一直在关注顺德村改,对这一做法感触颇深。他表示,由于土地性质多样、利益主体多元、遗留问题多发,顺德村改之难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值得点赞的是,顺德充分发挥了党开展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增强了改革的合力。短短两年,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达到8万多亩,群众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为零。没有民主决策为前提,没有合法利益保护为基础,是很难做到的。

  做法四: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各负其责,良性互动,形成强大合力。要改变顺德村级工业园的落后面貌,不能等着市场去自然消化落后产能,对于躺在收租金舒适区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恐怕再过几十年也未必有改革的动力。但如果单靠政府大包大揽、任性强拆,而让市场袖手旁观,村改也难以顺利推进。此外,企业积极参与,社会负责托底,都有力地促进了村改。陈春花表示,在顺德村改中,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力企业,有序社会,各自做好自己的事,相互补位,联合发力,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结语

  作为率先发展地区,顺德面临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正是其他一些地区已经或者即将面临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顺德的村改实践,对不少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有着难能可贵的借鉴意义。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探索与尝试,有助于降低类似地区推进相关工作的试错成本,有利于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破解深层次矛盾的具体路径,加快东部发达地区的转型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敢为人先的顺德,在我国开启新征程之际,再度先人一步,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可谓功莫大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张曙红 张建军 周 雷 胡文鹏 孟 飞 )

免费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29)不存在。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