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电子烟“重灾区”竟然“零投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艺佳
如今,电子烟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目前电子烟与卷烟的执法管理有何相似与不同?
记者采访了多名基层执法人员,将卷烟和电子烟的管理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有相似,更有不同。一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面对室内吸烟问题的投诉,不论卷烟还是电子烟,都面临 找不到人的难处。从12345热线的记录也显示,执法回复大多都是接到诉求后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并未发现吸烟人。
但两者的不同更为明显,现在去商超、饭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看不到有人肆无忌惮地当众点烟、吸烟。我们接到吸卷烟的投诉中,很多都是在公厕等地方‘偷着吸’,因为吸烟者也知道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不对。该执法人员表示,电子烟则恰恰相反,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公共场所是不应该吸电子烟的。他举例说:如果有人在酒吧吸卷烟,或许会有人上前阻止,可在酒吧里吸电子烟却是很‘正常’、甚至‘炫酷’的事。酒吧作为吸电子烟的重灾区,我们却几乎没有收到过相关投诉。
不仅如此,他还提到,地方性法规为卷烟管理提供了细致明确的法律依据,电子烟却没有。有一次执法过程中碰上了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的人,我立刻上前阻止,可他直接搬出控烟条例,说里头没提电子烟。在没有明确执法依据的情况下,我也只能好言相劝,此外别无他法。
另一名执法人员表示,卷烟的执法难题的确存在,但并未影响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的整体效果。因为对吸卷烟的管理,除了末端的执法处罚,执法部门还通过宣传普及、约谈等多种办法从源头上让第一责任人,即室内公共场所的经营者树立了禁烟意识,加强了源头管理。同时通过相关部门和媒体共同发力,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在市民中已经是普遍共识。这一点正是电子烟管理所欠缺的。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颁行于几年前,当时电子烟还未普及,因此条例重点关注的是卷烟,但如今,电子烟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近年来,禁烟条例的出台和社会的大力宣传,已经让公共场所不吸卷烟成为共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电子烟也达到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