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梳理:两部门联合发布电子烟“禁令”
事件词云图
事件概述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应予以劝阻、制止。另外,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同步发布了关于《通告》的政策解读。
信息量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11月1日~11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所示,呈滑坡式发展,网民关注度高于媒体关注度。
监测时间:2019年11月1日~11月11日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中心
第一阶段:两部门联合发布电子烟禁令,信息量达到高潮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告》,禁止各类市场主体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同时,为防止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并吸食电子烟,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自通告印发之日起,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虎嗅APP新京报央视财经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报道。
《通告》发布后,各电子烟企业先后表态支持该政策。如微信公众号悦刻relx雪加snowplus等多家电子烟企业官方账号均发布文章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电子烟的禁售管理规定,不向未成年人及非烟民售卖电子烟。但当日,不少电子烟产品仍在电商平台售卖。如微信公众号健闻发表《官方禁电商平台网售电子烟 调查显示过半电商平台有售》称,记者发现,在34家有电子烟销售的电商平台中,至少31家电商平台,有至少一款电子烟产品未警示对未成年人禁售,包括淘宝、闲鱼、拼多多等主要电商平台。有媒体认为,线下渠道的监管存在困难。如红星新闻发表《国家明令禁止电子烟网上销售 网店为何仍可正常购买》指出,下架产品立刻就可以完成,关闭店铺最短可能也要半个月。此外,还有媒体认为向未成年人禁售电子烟难实现,控烟的核心渠道在线下。第一财经发布《政策出台严控线上电子烟售卖 控烟更难的却在线下》称,线上售卖并非电子烟销量的核心渠道,甚至不足一半。一位从事电子烟售卖行业的人士表示,当下电子烟售卖还是以线下的方式为主,如烟草摊位、便利店、尤其是夜总会等场所,这些都是利于线下推广销售且难以管控的。
同时,舆论认为《通告》发布有利于电子烟行业规范发展,但要彻底治理仍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人民网发表《人民直击:电子烟停止网售仅靠敦促还不够》称,由两部委出面敦促禁止网售电子烟,肯定能够对电子烟网络销售形成一定打击,可以让电子烟行业冷静下来,让电子烟企业做好产品。但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可能力度还是有限。新京报网发表《北京控烟协会:支持收紧电子烟监管,希望能从源头上治理》,援引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的观点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有利剑,即法则。例如如何处罚,谁来罚,处罚的责任人是谁等。
微博平台,烟草专卖局敦促电商下架电子烟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等话题总阅读量近1亿人次。其中,@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发布相关信息获得较高转评量。信息量于《通告》发布当日达到最高峰。
第二阶段:媒体纷纷为电子烟监管建言献策,信息量波动
11月3日,新京报网发表《电子烟品牌悦刻:微信商城停运,线下店将实行身份验证》称,电子烟品牌悦刻再度发出公告称,悦刻自营微信官方商城已停止运营,身份验证系统也将于11月下旬在线下门店推广。另外,悦刻自动贩卖系统已实现人脸识别及年龄校验功能。
11月5日,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播出《北京多部门约谈 电子烟网络清理开启》指出,当天下午,北京市相关部门对9家注册地在北京仍未下架电子烟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了约谈,监管部门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新京报网发表《我国电子烟使用者约1000万人 近一半人通过网购获得》称,据国家卫健委在线访谈栏目消息,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大约在1000万。其中,45.4%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得电子烟。
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烟草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明确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此后,仍有多家电子烟在电商平台售卖,甚至参与双11促销活动。如《北京晚报》刊发《多家电商平台仍在卖电子烟产品》称,记者询问了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发现各大平台的态度均十分暧昧,默契地选择保持沉默,未做出公开回应。一些品牌厂商表面发声,却在暗中促销。中国商报网、《新京报》也发布相关报道。多款电子烟仍参与双十一促销话题也在当天登上微博热搜。
此外,舆论聚焦网络禁售电子烟执行困难的原因。如《济南日报》刊登《电商下架电子烟还需要等通知吗?》称,为何在下架电子烟规定面前,有人置若罔闻?电商平台给出的理由很简单:目前没有接到具体通知。实际是假装不知道,用没有接到通知的理由获取非法利益。《钱江晚报》刊登《网售禁令之下,电子烟为何难下架》称,近年来电子烟俨然成为资本投资的热点,大量风投进入。这些投资人,当然不甘心自己的投资打水漂。《北京青年报》刊发《电子烟网络禁售令卡在哪儿了》称,国家尚未出台电子烟标准规范,不能成为商家寻找钻空子、打擦边球的机会。电子烟网络禁售令执行难,也在于社会对电子烟产品危害认识程度不够。电子烟一度被视为香烟替代品,成为吸烟者的新宠,很多地方都有控烟法规,电子烟产品却不在其中。
在微博平台,中国约有1000万人使用电子烟话题阅读量超过8359万人次。其中,@新浪财经发布相关微博转评量超过2000人次。
媒体报道分析
通过对热点文章进行内容聚类分析可见,媒体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通告》发布后的影响
一是认为对电子烟企业将造成较大冲击。
如新浪新闻发表《电子烟赛道地震之后,余震未了》称,电子烟从业者表示,禁止线上推广对电子烟行业的影响远大于禁止线上销售,如果线上的销售和广告全部撤掉,线下用户很难形成品牌认知度。微信公众号铅笔道发表《网售遭急刹车:电子烟也要过冬了 有公司已裁员1/3》称,不少电子烟公司正在进行裁员,以节约运营成本。每日经济新闻发表《电子烟强监管时代来临 两部门联合发文禁止电商平台销售电子烟》指出,多数电子烟企业在电商平台的投入很大,在这一块平台消失之后,其他线上渠道以及线下、外销的战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是认为将影响电子烟市场格局,规范行业发展
如网易号央视财经发表《国家出手了!两部门、三敦促,电子烟市场迎来大变化》称,电子烟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成了谁都能卖、谁都能买的健康隐患。随着政策的出台,未来电子烟市场监管将进一步收紧,规范引导电子烟行业有序发展。微信公众号iFeng科技发表《网售电子烟禁令颁布,谁是赢家谁出局?》称,关闭电子烟线上渠道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或将是加速电子烟行业的洗牌。一位来自某电子烟品牌的员工表示,头部和腰部的厂商变化不大,底部的会被淘汰。
第二,对电子烟禁令提出不同看法
如每经网发表《双11大促在即突遭政策冷水 告别线上红利的电子烟是否会一地鸡毛?》指出,就目前而言,电子烟最终是否就此将从电商平台全线下架,在相关法规出台前,可能还有周转空间。同时,也不排除会有相关企业、协会提出申请行政复议。要防止电子烟通过互联网平台流入未成年人手中可以有很多方式,包括进行身份证认证等手段,不一定非要一刀切。钛媒体发表《行业怎么看电子烟断网这件事?》称,在电子烟是否为烟草制品这个定型目前尚模糊的前提下去,严格意义上来说,中烟仍不具备执法的资格。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的人比较喜欢跟风,国内并没有因为电子烟致死的案例,所以这个禁止令看起来太重了。此外,有内幕消息爆出,上面发了二十多张电子烟生产销售牌照,中烟拿了一半。
第三,呼吁国标、行标尽快出台
如央广网发表《风口之上 监管出手》称,中国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表示,任何一款电子产品,必须得有质量标准,使用任何物质,它都有一个剂量的标准。现在行业亟待规范,期待国家尽快出标准,让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南方都市报客户端发表《互联网禁售电子烟!深圳电子烟从业者呼吁行业标准》,电子业企业铂德电子烟称,建议国标尽快出台,提高电子烟的行业门槛,同时针对边界问题进行一定的监管,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同促进电子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为电子烟行业良性发展献策
一是建议确认电子烟行业的监管主体
如南方都市报客户端发表多篇文章称,专家建议,应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电子烟进行监管,并制定严格的标准,将电子烟的生产和销售纳入行政许可范围。《法制日报》发表《强监管时代电子烟断电》指出,从监管主体来说,建议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电子烟进行监管。但从可行性来说,在目前缺乏管理精力和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交给烟草专卖部门监管。
二是认为还应通过完善立法、明确罚则、加强监管、防止虚假宣传等方面规范电子烟发展
如《齐鲁晚报》刊发《能否及时下架电子烟考验监管力度》称,如何防止线下销售渠道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也是巨大考验。除部分城市立法控制外,国家层面立法也要加快。此外,还要控制电子烟产业发展——只有当我们不依赖电子烟的贡献,才能真正下决心对电子烟说不。《半岛都市报》刊登《严控电子烟销售线上线下都要管》称,对于电子烟销售,线上线下都要管好,需要监管果断亮剑,出台明确罚则。同时还要疏通举报渠道,丰富举报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电商报》刊登《电子烟遭抵制 国内监管需烟烟平等》称,电子烟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其中的诱导性宣传。相信在相关监管法令的完善之下,未来的民众对电子烟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电子烟产业也将根据规范不再进行诱导性、虚假性的宣传。
网民观点
1.支持网络禁售电子烟
@安知鱼水:网上售卖电子烟对未成年人就是除掉了吸烟的门槛,让禁止对未成年售烟的条例成为一纸空谈,而且夸张的宣传,容易让人以为吸电子烟仿佛没有危害一样。
2.呼吁全面禁烟
@贝蒂伯怡宝宝:吸烟就等于吸毒,全面禁烟。
@魅力3:其他烟为什么不一起禁?微 评
今年以来,陆续出现了多个关于电子烟的热点事件,如央视3·15晚会点名电子烟的危害、美国出现电子烟致死病例等,整体来看舆论关注度非常高。电子烟的争议较大,话题性很强,加之电子烟在我国正处在培育上升期的资本风口,让电子烟话题每每能够搅动舆论。自美国出现疑似电子烟致死病例后,多国都出台了限制电子烟的政策,国内从严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此次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对去年两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力度更大,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