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的“红色烙印”再被央视关注!TA的背后曾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
共同打造的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
持续热播
其中,第35集关注
江门鹤山粮税代用券
它有效抵御了反动派敲骨吸髓般的
掠夺和盘剥
助力解放区经济良性运转
小小纸券的背后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截至目前
已发现5种面值的鹤山粮税代用券
现藏于鹤山市档案馆
▽
江门鹤山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早前,与粮税代用券有关的内容吸引了《红色烙印》节目组前往鹤山市档案馆、博物馆采访拍摄。
这种特殊的纸币
是曾经在广东鹤山一带
流通的粮税代用券
虽然其只是短暂流通
却发挥过特殊的作用
1947年
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粤中的人民武装
也在新会、高明、鹤山等地蓬勃发展
逐步形成了新高鹤解放区
当时,国民党政府不仅军事上一败再败
经济上也陷入崩溃
他们滥发纸币以致物价飞涨
迅速贬值的货币成为人们口中的湿柴
人们拒绝使用湿柴
宁愿以物易物
为了保护群众不受剥削和压榨,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的经济,1949年6月,鹤山县第四区人民政府试点发行粮税代用券,用于群众购粮购物以及缴纳税金。
粮税代用券问世后,解放区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解释、宣传和完善工作,加之其币值始终稳定,很快粮税代用券受到了鹤山及周边开平、高明等地群众的欢迎,市场效果良好,群众信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也深信人民自己的货币可以结束金融乱象。
事实也证明,粮税代用券的流通成功抵制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剥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跃市场、疏通贸易、稳定金融的作用。粤中地区的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在经济上打了一场大胜仗。
1949年11月4日,除沿海岛屿及雷州半岛外,广东全境解放。
不久,过渡性质的粮税代用券便以人民币兑回,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泛黄的纸张
斑驳的油印
鹤山粮税代用券
从容地诉说着那段
红色金融斗争的悠悠往事
诉说着
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
不变情怀!
据了解,《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将镜头聚焦革命文物,以全新视角、全新表达讲述党史故事,结构紧凑、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百折不挠、持续奋斗的光辉历程,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
来源:江门发布,视频来自央视CCTV10、鹤山发布
编辑:叶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