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戒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上瘾!
电子烟戒烟迷局
2014年的时候,因为想要孩子,抽了14年烟的张超琢磨着要把烟给戒了。他没有用传统吃零食的方式来戒烟,而是选择了抽电子烟,原因是最起码我嘴里还叼着这么个东西。这听上去颇有些讽刺,本来想要戒烟,却还得抽另一种烟。而这就是电子烟在当时给张超的印象。当时好像电视还是网络上都有一些宣传,说抽电子烟能戒传统烟,我就觉得可以试一试。他甚至还认为,如果能成功改抽电子烟,这就算是完成了戒烟。
他现在已经记不清当初是哪个广告给他留下了这种印象,他只记得,他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支两三百元的平价电子烟,是经典的万宝路口味。但因为完全不含焦油,尼古丁含量也很低,只抽了一个礼拜,他就觉得身体很难受,抽起来没劲,就觉得空落落的。没忍住,就改为电子烟和传统烟混合着抽。这么又抽了将近一个月,他干脆彻底放弃了电子烟,回到了之前一天半盒传统烟的状态,戒烟大计宣告失败。
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周围的烟民群体里,像张超一样尝试过用电子烟来戒烟的绝不在少数,因为这种戒烟方法已经流传了十几年。2003年,中国药剂师韩力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子烟产品——如烟。这款主打戒烟功能的产品使用高浓度尼古丁溶液作为烟油,在保证尼古丁摄入的同时最大限度优化抽吸体验。其戒烟原理是通过浓度由高至低更换烟油,逐级消除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成瘾性依赖,无痛苦戒烟也成为如烟当年的最大卖点,宣传词就是先戒烟后健康。恰逢当年11月,中国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球烟草监管趋严,如烟借由这个机会获得了很大的成长。2005~2006年间,如烟销售额已近10亿元人民币,销量超30万支。
张超没抽过当年的如烟,在经历了第一次用电子烟戒烟的失败后,他在两年后又用另一款电子烟产品试过一次,这次坚持的时间更短,一周就放弃了。他告诉我说,他失败后才意识到,戒烟还是要通过个人的意志力实现,跟抽什么烟没关系。
如烟后来的发展似乎证明了他的看法。2006年,央视突然曝光如烟的戒烟效果造假,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也对媒体表示,如烟的宣传涉嫌失实并有违科学。一时间,电子烟安全性及监管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在这种舆论与监管压力下,如烟随后放弃了国内市场,彻底转战海外,国内的电子烟市场也沉寂了下来。
但围绕电子烟与健康话题产生的争议绝非如此简单。在中国折戟之后,电子烟随后几年却在一些欧美国家迅速得到了发展。2010年,英国就全面放宽电子烟监管,电子烟使用者4年增至250万,占烟民总数1/4。如今英国电子烟民数量已接近传统烟民数量的一半。
英国人如此喜爱电子烟,原因就是英国的卫生机构极为推崇电子烟。在2015年,英国公共卫生署(PHE)就发布过公告,称电子烟比真实烟草的危害程度小95%;去年2月,他们再次发表报告指出,有证据显示电子烟对健康的损害比一般香烟少,并建议吸烟人士应利用电子烟协助戒烟。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另一份报告却经常被反对方拿出来回击。在WHO于2014年发布的声明中,他们认为电子烟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戒烟方法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因为电子烟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含有尼古丁的液体汽化后吸入口中,这使电子烟同样具有健康风险。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就更认同WHO的观点,他对本刊表示,电子烟对健康有害是不容置疑的,它也不是戒烟的手段,有些厂商或者个人说它有戒烟的效果,我觉得那更多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一种宣传手段。
多方意见难有共识,回到吸烟者身上,电子烟究竟能不能用来戒烟,似乎只能看每一个人自己如何定义戒烟这个概念。
与张超不同,与其年纪相仿的孔建生就在采访中经常自称已经戒烟一年多了,尽管他现在每天还要抽掉20支电子烟弹。他现在还记得,在2017年年初,他去日本旅游,在一个吸烟区内,他发现有一半的人在抽一种小型的电子烟,这让他极为好奇。回来了解了之后,他也买了一支,试着抽了一阵子,没坚持下来,原因是之前抽了12年的烟,没坚持住。
过了几个月,因为准备要孩子,他2018年1月1号那天开始尝试戒烟,但他没有选择完全不抽任何烟,而是重新拿起之前放弃的电子烟抽了起来。10天之后没忍住,点了一根传统香烟,结果却让他很意外,发现和烧纸的味道一样,跟以前抽烟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口味和习惯已经完全被改变了,他再也没抽过传统香烟,完成了他所谓的戒烟。
从戒烟变成上瘾
你这算是又对电子烟上瘾了吗?我问孔建生。
他想了想说:也可以这么理解。但他随即解释道,电子烟现在更像是他的一种精神依赖。平时工作上面烦心的事情挺多,然后又要跟客户出去吃饭喝酒什么的,你完全不抽烟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而且他也自称健康状况要比之前抽传统烟好了许多。在他的推荐下,他周围八九个同事和朋友都抽起了电子烟。我们老板抽了30年传统香烟,在我的影响下改抽电子烟,到现在八九个月,传统烟一根也不抽了。
此前从不吸烟的电子烟创业者郝潇蒙也因为电子烟变成了一个烟民。2017年,他在做行业调研的时候碰巧看到了电子烟行业,发现这个行业藏着很大的机会。于是他果断把自己上一家公司卖掉,在2018年启动了自己的电子烟创业项目。
作为电子烟创业者,不会抽烟怎么行。他一开始学着抽传统烟,被呛得不行,抽不下去;后来当作测试自家产品,他又改抽电子烟,因为尼古丁含量低,他很快适应了电子烟,抽着抽着就上瘾了。等瘾越来越大,干脆变成了两种烟混合着抽。
从戒烟工具变得让你上瘾,电子烟的身份在这十几年中似乎完成了一种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以转道海外市场的方式进行的。在如烟2006年退出中国市场后,电子烟在2010年左右又以欧美潮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形式重新进入中国,慢慢开始兴起。2014年,随着英语世界具有指标意义的《牛津词典》将年度词汇定为了vape[从vapour(雾气)一词延伸而来,表示吸电子烟的动作],国内也在随后一年举办了首届中国电子烟博览会,并一直开了下来。
在2016年的纽约时装周上,韩国服装品牌General Idea的模特拿着亮闪闪的电子烟走秀,让它看上去和其他的配饰没什么两样,这在当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吸烟爱好者孔建生正是在2016年见识到了不同形式烟草的乐趣。当时,他有一个同事也喜欢吸烟,两人经常一起交流相关的信息,在江苏常州,这种小众爱好的圈子并不大,恰好同事认识一个朋友在做蒸汽烟,就拉他一起玩。
所谓蒸汽烟算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烟,因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雾化器高温将烟油雾化,所以会产生很大的烟雾效果,这无疑击中了很多吸烟爱好者的心头好。我们当时玩蒸汽烟纯属觉得好玩。孔建生对本刊说。而好玩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烟圈,一个是味道。我们会看各种教学视频,学着去吹各式各样的烟圈;还有它的味道也要比香烟香很多,酸酸甜甜的,一点臭味都没有。
就这样,孔建生入了蒸汽烟的坑,甚至一度没有了节制。因为蒸汽烟不像传统香烟一根就是一根,蒸汽烟加一次烟油能抽好久,它经常一抽就是十几分钟,每天要抽十几二十次。这让他在上面浪费了大量时间。
除了时间还有金钱。有人将玩这类电子烟或蒸汽烟比作玩摄影,孔建生也深以为然。北京望京地区一家电子烟体验店的主人就告诉我们:这个圈子里面攀比,主要比的就是产品的颜值和格调,你的机子肯定不能太low。打开这家店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页面,他们用于宣传的照片上除了吞云吐雾的内容外,就是各式各样的电子烟器具。
就像摄影爱好者收集不同的镜头一样,孔建生在那段时间也迷上了收集不同的蒸汽烟机器。那段时间我隔段时间就会去淘宝上看看,搜到一个机子就想买一个,因为好多机子都很漂亮。短短半年时间,他大概就买了八九个蒸汽烟的机器,最贵的一个要1000多块钱;独立的雾化器买了三四十个,不同口味的烟油也买了几十瓶,总共花了两万多元。
在孔建生这些电子烟爱好者的参与和推动下,电子烟从去年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投资风口。除了众多实体电子烟店诞生于2018年之外,也有大量的创业者进入电子烟制造领域。从2017年开始关注烟草行业的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立就认为电子烟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风口,有可能一年涨10倍的那种。
但这个产业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那就是监管的威胁。中国传媒大学特许与专卖商品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晓渔就透露,目前电子烟在我国就处于三不管地带,既不是药品,也不是烟,就是一般商品,想做广告做广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但深圳市控烟协会副秘书长熊静帆就曾对此表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是电子烟主要营销对象之一,一旦未成年人吸食成瘾,也会促使未成年人吸食普通卷烟。在一个电子烟沙龙上,甚至有创业者喊出了要做年轻人的第一支烟的口号。
自己就是抽电子烟上瘾的郝潇蒙没有打着戒烟或健康的旗号推广产品,尽管他也说那两个是比较主流的宣传方式。他更愿意用文化来解释电子烟的流行,而主打的宣传口号则是消费者味觉的唤醒。为此,他开发的电子烟有9种口味可供挑选。上市一个月,他的产品卖出了8万支,据他观察,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对新生事物接受度较高的年轻人,整体都特别年轻。
我们作为一个控烟的机构,还是希望政府能加强对它的监管,把它纳入到烟草的特殊范畴里面。廖文科呼吁道,如果你真有戒烟的意愿,现在很多医院都有戒烟的门诊,你不妨去让专业人士帮助你戒,不要被误导了。